您现在的位置是:休闲 >>正文
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休闲2827人已围观
简介中新社郑州11月7日电 题: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作者 经晓佳深秋时节,走进位于河南巩义的宋陵永泰陵,一台收获机穿梭于玉米田间。不远处,文臣武将造型的石像生静立,与现代农机 ...
中新社郑州11月7日电 题: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作者 经晓佳
深秋时节,走红走进位于河南巩义的文化宋陵永泰陵,一台收获机穿梭于玉米田间。中国不远处,行千文臣武将造型的年宋石像生静立,与现代农机遥相呼应。陵季历史这幅跨越时空的背后景象,正是和农此前因“石像生守望麦田”而“走红”的宋陵秋收场景。
宋陵是耕活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之一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态共这里葬着北宋时期除徽钦二帝外的走红七位皇帝,加上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文化永安陵,俗称“七帝八陵”。中国
历经千年,行千该陵区仍保存着1027件各类石刻,年宋其中石像生与现代农耕共生的独特场景,已成为热门打卡点。
春赏菜花、夏观麦浪、秋览高粱、冬品雪景……近年来,现代农耕在千年宋陵上“塑造”出四季皆景的景观,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。其中,摄影爱好者张珍是这一景观的忠实记录者。在她看来,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正是宋陵的魅力所在。
11月3日,收割机在永泰陵收玉米。罗琳 摄事实上,石刻保护需因地制宜。对永泰陵等“田野类”陵区,最大程度保留原始风貌才是科学保护。
巩义市文物局局长朱星理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,2021年12月,巩义市出台《宋陵保护管理办法》,对八座皇陵实施分类保护:永昭陵进行原址复建,永厚陵打造为文化遗址公园,永裕陵、永泰陵则注重保留历史环境与农耕景观。
为统筹文物保护和农业生产,2021年宋陵周边3160亩耕地统一流转,由巩义市供销合作社经营。当地结合农时调整作物种植,减少耕作对文物的扰动,同时让文物与土地、农事紧密结合,将宋陵的“活资源”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传承。
今年10月,永裕陵、永泰陵的高粱成熟季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。当地适时开通“青纱帐里看宋陵”公交专线,并配备专业讲解员。
“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‘双向奔赴’,反映出民众旅游审美从‘视觉观光’向‘身心沉浸’的转变。”谈及宋陵四季“走红”,王牌智库首席专家上官同君认为,宋陵借麦浪、菜花等元素,将皇家陵寝的宏大叙事融进百姓生活,实现文化下沉。
在上官同君看来,宋陵四季要想“一直红”,还需在内容上深挖礼制、民俗故事,构建“宋陵故事IP体系”;在体验上结合农事开发沉浸式活动,运用科技让参观者变为“剧中人”;在业态上推动文创、研学、民宿等融合发展,构建“文旅+”生态圈。(完)
Tags:
相关文章
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
休闲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(7日)上午在浙江乌镇开幕。今年峰会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,在集中呈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发展成果的同时,还将开展一系列新议题和新活动。本届乌镇峰 ...
【休闲】
阅读更多多国人士:中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清晰阐明立场
休闲6月2日,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开幕。在4日中国国防部长作大会演讲时,现场座无虚席。在现场聆听演讲的多国人士表示,通过这一发言,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对地区局势、中美关系、国际秩序的立场和看法。印 ...
【休闲】
阅读更多图集|没输过!广东跳水队实现男子团体“八连冠”
休闲11月3日,由陈艾森、谢思埸两位奥运冠军领衔的广东跳水男队以2846.16分的总成绩卫冕全运会跳水男子团体金牌。本届全运会跳水男子团体由双人3米跳板、10米跳台、3米跳板和双人10米跳台四个项目组成, ...
【休闲】
阅读更多